【医师一面】是日清晨,宜居的梧州山城还想再睡会儿,而国家住培基地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妇产科专业基地轮转科室妇科,办公室内已是热闹非凡,人群中一道不起眼的身影正在审阅着那份写得满满当当的交班记录。忙碌了24小时,从医17载的黄德萍老师难掩憔悴面容,抬头看了看墙上已指向8点的挂钟,此时,办公室也顿时安静了下来,随后是黄老师轻柔明亮的交班声,有条不紊地报告着前1天住院病人的情况……这只是黄老师作为一名医师为人熟知的日常一面,而另一面,却是鲜为人知、业内人士才能读懂的一名朴实教师。
【教师一面】燃烧的蜡烛、辛勤的园丁、洁白的春蚕……这些华丽的词语似乎都不足以表达对老师的一种无私奉献。但,在黄老师的教学生涯中,唐朝诗人贺知章那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用在黄老师身上则更为贴切。她的教学风格,让学员如沐春风,如同初春细雨,润物细无声。人体生理与病理充满奥秘,临床科研工作发展更是日新月异,说“一天不学习,小心井底蛙!”一点都不为过!黄老师作为一名专注妇科肿瘤诊治工作、擅长妇科恶性肿瘤及多发病诊疗的高年资医师,一直关注着妇瘤前瞻性研究成果,这不仅仅是为课题研究提供循证依据,更是为了能让学员与老师一起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如此日积月累地与学员一起探讨、学习、分享,一些学员甚至还可以指正她的“旧观点”,看到学员一点一滴地成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黄老师甚是欣慰!
【教学技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相信大家都会发现,病人更愿意信任老医生、老专家,认为他们更有经验,甚至有部分病人对年轻医师嗤之以鼻。这其中不乏年长医师临床知识储备与经验丰富的原因,但更重要的一点是源于“沟通技巧”。医学生都是通过高考后选择学医的学子,都不乏智商,但能让学员之间拉开差距的恰恰是被忽略的情商——人文医学与医患沟通。黄老师在教学技巧上就非常注重提高学员对病人的管理与沟通合作能力,循循教导学员“不能像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那样”坐等病人来信任你的医术,要像特鲁多医师那样“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教学实践】与别的行业不同,临床医学实践与学习面对的是遭受身心疾病困扰的病人,实践操作显然也离不开病人,为此,“胆怯”在学员身上表现尤为突出。黄老师那句“没关系,老师站在你身边,目的就是让你不惧犯错!”铿锵有力的话语,为望而却步的学员注入了勇敢尝试的信心和底气!虽说如此,但面对信心不足、心理调节过程较慢的学员,黄老师也不勉强,还常常鼓励、安慰他们下次再来。临床病例与操作教学有时可遇不可求,虽然身心付出、费心费力,却难以达到期望的效果,这让学员们很是“沮丧”。而细心的她也能很快捕捉到学员这些烦恼和迷惘,及时为他们分享自己多年来在临床上积累的成功案例和科研成果,与他们谈谈心,为他们打打气、鼓鼓劲。“她就是邻家温暖又亲切的大姐姐!”“是我们亲近可人的萍萍姐!”学员们如是说。亦师亦友,让黄老师行走在医教路上乐此不疲。
蜡烛泪干,只为蝶飞!指导医师兼教学秘书黄德萍老师潜心教学,期望学员长成如榕树深入地下纠缠的树根一样基础扎实;叮嘱学员像海绵一样博览群书;指导学员像枝头筑巢的鸟儿那样术业专攻。如今,黄老师及妇科教学团队在妇产科专业基地负责人、妇产科主任雷嘉主任医师的带领下,狠抓教学管理,连年超额完成紧缺专业招收任务,一批批学员蜕茧成蝶,2018级学员韦晓文在广西青年医师疑难病例分享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并获得医院优秀结业学员称号,而我们的黄老师也成为了诗人泰戈尔心中的榕树“他想做风,吹过你萧萧的枝杈;想做你的影子,在水面上随了日光而俱长;想当一只鸟儿,栖息在你的最高枝上;还想做那两只鸭,在芦苇与阴影中间游来游去。”“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示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直抵人心的歌声久久回荡在耳边,成为人们心中难以磨灭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