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片中的3D特效我们并不陌生,往往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神奇体验。目前科技的发展已经可以实现将3D虚拟图像与现实环境结合,操作者可通过手在空中的“比划”而控制虚拟图像,这就是当今先进的AR(增强现实)和MR(混合现实)技术。而当这些高科技与医学相结合,无疑给患者带来了许多希望。
6月21日,在市红十字会医院由骨外科一区主任梁柱德,主治医师李国栋、何恩谋等组成的手术团队就完成了一台“科幻”的手术。当手术医生佩戴上像3D眼镜的一样数字化眼镜后,一个虚拟又无比逼真的患者颈部病变结构就立即映入眼帘,病变结构360°尽收眼帘,医生通过特定手势对虚拟图像进行遥控,将虚拟图像与实际结构1:1完美结合,仿佛有了一双“透视眼”,将螺钉准确无误地置入颈椎骨,完成了该院首例在AR技术指导下的外科手术,展示了科技医疗的神奇。
故事回顾
今年61岁的卢先生不小心从2米高的地方摔下,头部先着地,在藤县当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为枢椎骨折,即颈椎骨折。由于伤情复杂而转到该院骨外科一区进一步治疗。
病情危急
“经过我院骨外科一区全面检查发现,卢先生的骨折类型为“复杂枢椎骨折”。这种类型骨折复位极其困难,容易移位压迫脊髓而危及生命。这种情况必须得做手术融合固定。
据主治医师李国栋介绍,上颈椎的解剖结构复杂,与脊髓、椎动脉等重要结构毗邻,这个区域手术是当今脊柱外科最有风险和挑战的手术之一;而且因为枢椎椎弓根很细小,手术时置入螺钉的机会仅仅只有一次,必须十分精准,一旦偏差损伤到脊髓或椎动脉的后果十分严重;所以一度曾被很多医生认为是“手术禁区”,要解决这一复杂手术,必须大胆尝试,依靠高新科技,希望更大,于是,团队想到了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技术应用复杂枢椎骨折手术。
术前,在CT室医师叶永青的帮助下获得薄层CT图像数据,通过该数据转化为精准的三维可视化影像,并在梁副主任医师的带领下制定了科学、详细的手术方案。
在术中,主任梁柱德佩戴上数字化眼镜后,通过特定的手势将虚拟图像与患者颈椎完美匹配到手术视野中,从而将枢椎骨折情况及邻近的脊髓、椎动脉了如指掌。三个多小时的手术,运用虚拟图像的导航,螺钉准确无误置入预定的位置,手术顺利成功。
术后五天,CT复查显示螺钉位置准确,卢先生恢复良好。
系统应用前景广泛,学科建设增益大
主任梁柱德介绍,只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大胆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与医学相结合,才会领略到虚拟技术带来的逼真、零距离的体验,这将在医学教学,手术模拟训练等方面有很大应用前景。今后,该院会继续将这项技术应用在多学科各类型疾病中,解决更多的医学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