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于1995年重新组建并配备专职的急诊医护人员,2014年成立急诊留观病房(2020年正式更名为急诊综合病房),2018年成立急症重症监护室,完成了急诊院前急救-急诊重症救治一体化的建设,2014年获评广西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2017年通过复审)、2020年获评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设有内科诊室、外科诊室、儿科诊室、胸痛、卒中诊室、清创室、抢救室、留观区、急诊病房、急诊重症监护室、输液室、注射室,急诊收费处及急诊药房等各个功能单元。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单位、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创伤中心、中国心肺复苏培训中心、桂东蛇伤救治中心、中毒救治中心均设在我科。
急诊科共有医生24名,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7人,护士70名,其中副主任护师6名;急诊科共开放床位47张,是梧州市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委单位、梧州市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委单位、梧州市急诊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挂靠单位、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科专业基地、梧州市急诊医学专科联盟盟主单位,是梧州市急诊医学的行业标杆。
急诊科现有广西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1名,广西医学会急诊分会常委1名、广西医师协会急危重症超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1名、广西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委会副主任委员1名,广西医师协会灾难专委会副主任委员1名,广西急诊专科医联体副主席1名,广西蛇类研究会副会长1名、广西急诊医学质控中心委员1名、梧州市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1名。
急诊科通过链接网格化急救资源,建立“呼救即急救、上车即入院” 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现已建设完成基于信息化平台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等重点病种绿色通道,形成了重症、中毒、胸痛、创伤、卒中等五个亚专科学组,可开展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多维救治、院前院内体外膜肺氧合序贯治疗、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诊治、床旁超声综合评估、超声引导下高风险患者有创操作、床旁血液净化、各类急性中毒早期血液净化治疗等先进综合抢救技术,年平均收治患者1万余人,年抢救危重患者3000余人次。2018年率先组建了梧州市首支ECMO(体外膜肺氧合)团队,目前独立开展了逾百例ECMO治疗。多名医护人员到北京安贞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等区内外医院进修学习危重症患者救治技术。急诊科现已拥有5G卒中移动救护车1台、救护车8台、ECMO机1台、各类呼吸机11台、心肺复苏机3台、连续性血液净化装置(CRRT) 1台、血液灌流机 1台、便携式超声机 1台、纤支镜2条等50多种救治监护设备。
科室在危急重症及亚专科疾病的多个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发表《APACHE-III评分系统在评估脑卒中病情及预后的应用研究》等核心论文10多篇,2020年至今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14项,其中《喉镜联合负压吸引装置在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研究》《APACHEI评分系统在评估脑卒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应用研究》均获得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三等奖,在区内外多种急救、重症医学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共10项。
全国一星级青年文明号、全国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全国巾帼文明岗、自治区五星级党支部、全区护理工作先进集体、卫生系统党员先锋岗、梧州市直机关五星级党支部、清廉党支部、梧州市直机关2022年度优秀党支部品牌等荣誉,团队曾获广西医疗急救技能大赛团体比赛二等奖、梧州市“卫生应急技能”竞赛医疗紧急救援项目团体第一名和个人第一、自治区应急技能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