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基本情况:

消化内科成立约于1998年8月,当时医院开始实行内科二级分科,消化内科与肾内科、血液内科合并在一个病区,共拥有病床数48张,经过多年的努力,设备、人才、技术的不断完善,至2011年8月,扩展为一个独立二级消化专科病区,持续至2020年7月与胃肠外科、肝胆外科构建成消化病诊疗中心。消化内科是消化病诊疗中心其中一个特色专科,目前由消化病区、内镜中心、专科门诊组成,集临床、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体系。是一组技术力量雄厚的专科,现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3名。硕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3名,研究生以上学历8名,现有省级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3名,委员4名,梧州市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名。有8名医师曾多次到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四川、南宁等地进修、培训学习及技术交流。

临床工作:

本科室医生擅长食管、胃肠及肝胆胰腺等相关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尤其在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萎缩性胃炎、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急性消化道大出血、重型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结核、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急性重型胰腺炎、消化道早癌筛查、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消化系统疑难危重疾病有较丰富的经验。逐渐形成以消化内镜介入诊疗、胃肠道疾病内镜下微创治疗、超声内镜诊疗等特色的亚专科,是国家消化道早癌项目筛查定点医院,桂东南首家引进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系统协助消化道早癌筛查。是广西消化系统疾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道早癌规范诊疗、IBD等多个专科联盟单位。

现拥有日本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10余条、电子十二指肠镜1条、双腔治疗胃镜1条,260主机2台及290主机1台,富士SP-900超声内镜1台,高频电治疗仪1台、ERCP配套设施1套、14碳呼气试验检测机1台、VIO300S+APC2内镜电外科工作站1套,自动洗镜机2台。

开展的内镜诊疗技术有无痛胃肠镜检查术、染色内镜检查术、窄带内镜检查术、幽门螺杆菌检测、食管狭窄扩张置放支架术、胃肠道息肉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异物取出术、消化道出血止血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套扎治疗及组织胶栓塞术、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胆道结石取出、胆道良恶性狭窄引流术、双镜联合诊疗技术、内镜下隧道治疗技术、超声内镜诊疗技术、B超定位下肝脏活检术、肝脓肿肝囊肿穿刺术、内镜下经口肌切开术(POEM)、与介入科联合开展Tips手术等。

科学研究:

主持或参与市级、区级及国家级科研课题多项,其中幽门螺杆菌(HP)抗体谱与上消化道疾病的相关性研究、内镜全程直视下食管内支架置入术二项课题获得梧州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梧州区域乙肝病毒基因型分布情况及其与耐药基因自然变异的关系、P53和EGFR在大肠腺瘤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全程窄带成像胃镜对胃癌前病变、早期胃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桂东地区HBV前C区/BCP区突变与HBV相关性肝癌的易感关系、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泌素17与大肠腺瘤性息肉的相互关系等课题已顺利验收。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参与发表相关专业SCI论文2篇。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长期合作使用工智能(AI)辅助诊断系统协助消化道早癌筛查的研究。

专家介绍: